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改革开放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回顾与展望(4)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大量工业领域核心技术缺失。我国工业擅长于在引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应用技术创新,以差异化的产品

对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大量工业领域核心技术缺失。我国工业擅长于在引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应用技术创新,以差异化的产品功能和低成本获取市场份额。但对于已进入“并跑”和“领跑”阶段的产业,基础研究积累不足和核心技术缺失使得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竞争中处处受制于人。例如,近年来国产手机企业实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但处理器、屏幕、传感器等关键元件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谷歌、高通、三星、索尼等公司牢牢掌控。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效率较低

主体、连接和机制是工业技术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三个重要因素。首先,从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情况看,共性技术平台缺失是一个重要问题。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的衔接环节,能够被应用于多个产业。由于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特性,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建立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共性技术的研发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如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欧盟的创新驿站(IRC)、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

其次,从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连接情况看,一方面在产品复杂度不断提升、产业分工持续细化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技术创新活动已经超越了单一企业的边界,需要多个主体合作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不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的激励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往往耗时长、效率低。最后,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目标不一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完善

首先,政府支持方式有待改进。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支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从而保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但由于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上存在分歧,使得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都没有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对支持对象的选择一般从长期、宏观视角进行考察,可能与企业对短期经济回报的偏好不一致。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对资金用途的监管手段和对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这就导致这种经费支持往往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一直较为落后,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我国企业面对的知识产权问题日趋复杂。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近年来对《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包括专利、著作权、商标、软件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整体性不强。很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存在层次较低、多头管理、执法力度较弱等问题。

新时代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展望

新时代中国工业技术创新面临三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加速带来的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不仅带来工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带来产业价值链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未来如何以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三是全球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带来的挑战。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主导权的竞争不断加剧。未来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如何来面对这些挑战?

1.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目标设定上,需要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保持对技术方向选择的主动权和能力建设的持续性,加快从重视“量”的扩张向重视“质”的持续成长转变,逐步奠定坚实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现实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通常都会采取“技术项目”的方式进行核心技术突破,这种方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是以“项目完成”为目标,还是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如果以前者为目标,就很容易造成技术、市场、生产等环节的割裂,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深度合作,无法形成长期的创新能力积累,结果是完成了技术项目突破但是没有真正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自然也就不能保证核心技术突破的连续性。因此,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只有坚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才能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710/1268.html

上一篇:从机器人产业发展谈我国工业技术创新
下一篇:如何理性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