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年历程经验与展望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中国70年,中国从一个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在这一变化的背后,工业技术创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

新中国70年,中国从一个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在这一变化的背后,工业技术创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同时,还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推进和国际竞争格局剧变带来的挑战。如何实现中国工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加速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四个能力阶段

70年来,中国工业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管理体制以及发展水平,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1年);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5年);第四阶段是自主创新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1.起步阶段(1949—1978年):通过全面学习初步具备“生产能力”

在这一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经历了两个“高潮”。从1949年至1959年是第一个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高潮期”;从1972年至1978年是第二个“高潮期”。

(1)第一个“高潮期”:重工业先行,奠定工业基础。1949年,新中国的工业经济突出表现为“依附性”和“落后性”。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其中机器大工业产值仅占17%,基本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非常低。在一定程度上,落后的工业生产水平就意味着落后的技术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展开。从技术来源来看,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例如“156项工程”。从技术引进方式来看,主要是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陈慧琴,1997)。

这一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引进的突出特点是“产业移植”和“全面学习”。在这段时期,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批原材料和重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中国工业企业的机械设备和钢材的自给率得到提高,技术能力得到较快积累,为新中国基本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第二个“高潮期”:轻重并举,仍以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为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从国内需求看,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加之国内石油生产的突破,使石油化工业发展有了可能(陈锦华,2005)。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比如,1972年确定了“四三方案”,计划用外汇约合43亿美元引进26个大型项目。

这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在技术水平上基本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国际技术变革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引进,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了人才,锻炼了对外交流队伍。虽然在设备引进中也通过配套设计、“按单点菜”的方式引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计能力,但整体上看,引进的重点还是主要放在了拥有现代设备的“生产能力”,而对“设计与设备制造能力”重视不够,没有系统地考虑如何有效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问题。

2.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1年):“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开始重视技术“消化吸收”

在这一阶段,经济体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阶段。同时,对外开放工作有序推进。

这一阶段我国工业技术引进活动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技术引进方式更加灵活,以设备引进为主,但比重不断下降。二是技术引进管理权力下放,从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向地方和企业放权的分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以法律法规的方式对技术引进进行管理。三是开始重视消化吸收问题,国务院在1985年强调“要转到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国产化为主的工作上来”。四是企业在技术引进活动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企业得以自发选择、分散引进先进技术。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批国有企业在这一阶段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工业技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技术能力飞跃”(陈慧琴,1997)。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学习,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在对引进技术的研究消化过程中提升了科研人员的水平。

3.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5年):初步具备“研发设计”能力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709/1264.html

上一篇:十四五时期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任务和建议
下一篇: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年年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