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工业技术与现代审美文化(2)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很显然,技术的勃兴,带来的是一套迥异的文化逻辑和规则。技术产品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文化的总体格局。这种技术文化对于人类文化

很显然,技术的勃兴,带来的是一套迥异的文化逻辑和规则。技术产品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文化的总体格局。这种技术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深刻影响莫过于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意义表述的“去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对于生产者和阐释者来说,凭借的都是神秘的自然意象与神秘的空间经验。“静谧的蓝是打工生活的另一面,它的轻/它的浅,容易逝去的也容易霜冻的爱/在流浪飘泊中像微暗的蓝照耀着我/除了爱,除了蓝色的星光,叹息/机台上的铁屑,纸片,它们用低低的声音抹去/车间的喧嚣,奔波,劳累。剩下一片蓝在爱里/开出一片憧憬,一个未来的梦境”。[4]这样的诗句,诗人与读者,需要的是工人、机器、产品、车间这样的元素组合而成的“工业”概念;其二,意义体验的同一性。事实上,在价值确定上,人类依赖的是个体的经验集成。“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指代的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这四大美人,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些美女长得什么样,靠的只是一种文化基因上的沉积来对美女的认识加以丰满。而在技术社会中,美女是可以标准化的。比如选美活动中的标准,身高,三围,五官,形体表现力,镜头表现力,肢体协调性等,这就是现代社会对美女的定性和定量解析。古典时期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已然被工具化、标准化的现代审美文化所取代,其实,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意义”。技术文化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意义生产和表达,同样不可阻挡地带来对人类审美经验的冲击、改造和重构。以技术文明作为土壤和大地的审美文化的革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技术文化中最显著的景观之一。

二、工业技术对审美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的审美观看来,审美就是诗意的、抒情的、浪漫的,完全服从于人自身的精神愉悦。说到底,古典的、浪漫的审美是一种充满着“韵味”的审美。“什么是韵味呢?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独一无二的现象。”[5]9-10充满“韵味”的审美活动,显然是和自然无法割裂开来的。所以,当工业技术时代来临,进而以汹涌的态势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传统审美的自然表意系统和规则必然受到冲击,经典美学的论述也受到了挑战。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审美活动赋予了不涉利害而愉快、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来自于“共通感”的必然性这样四个特点。在他看来,审美不涉存在,只涉形式,因而不涉利害。席勒也曾经认为:“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6]80他这里的“游戏”言说的正是审美实践,因为只有“游戏”才代表着艺术的最高审美作用。在黑格尔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审美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甚至关系到人的解放。而海德格尔提出的“人的诗意栖居”,不仅仅是审美的命题,亦是对人的本真状态的经典描述。可以看出,审美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是一种自在而为的活动和主体精神的实践。显然,这样的主体实践,有着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主体精神在审美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总而言之,在传统的审美文化中交织着感性、理性乃至神性。当然,自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审美文化,体现的更多是一种主体性的审美文化,人的主体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

工业技术革新了艺术的创作手段与接受方式,并且以“震惊”的美学效果完成了对审美感性力量的追寻。以电影艺术的出现为例。在摄影技术力量的推动下,电影成为了和音乐、建筑、绘画、雕塑、诗、舞蹈这些传统艺术相并列的“第七艺术”。毫无疑问,摄影艺术这个艺术类别,对于绘画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在传统绘画的美学旨趣中,栩栩如生、逼真再现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但在摄影和摄像技术进入到艺术领域,绘画的逼真艺术意义就大大消减了。无论是多么客观的绘画,也不可能具有摄影和电影的效果。这就逼迫画家的美学追求从再现向表现转变。而在电影艺术内部,技术的日新月异,也改变了电影艺术的意义生产,如数字技术的出现,使以前需要反复剪辑才能达到的特技,在电脑上就可以轻易实现。在张艺谋电影《英雄》中“万箭齐飞”的场景,“震惊”的美学效果就是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材料革命也给艺术创作带来完全不同的质感。耸立在巴黎卢浮宫前的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钢架玻璃金字塔,是建筑艺术的精品,玻璃的通透感正是建筑审美的基础。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这个钢结构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大师级的作品。它的鸟巢造型,亦得益于钢技术的革新。所用钢材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集坚硬和柔韧特点于一体,从而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时不会变形。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412/1161.html

上一篇:工业技术文化的生态审美之维
下一篇: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对高校智慧课堂发展的启示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