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生命的意义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_特别报道口杨岩陈俊武是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生命的意义的奠基人,40多年来,先后主持过多个炼油厂的总体设计。指导过20余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炼油装置设计,

_特别报道口杨岩陈俊武是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生命的意义的奠基人,40多年来,先后主持过多个炼油厂的总体设计。指导过20余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炼油装置设计,尤其对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62年至1965年,他担任我国第一套处理量60万吨,年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由于作出了优异成绩,1978年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处理量为12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开创了国内首次大型流态化工业技术测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此项技术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陈俊武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成功地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他一直在从事煤炼油、煤化工技术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研究。上簋;羞盘与童壹1987年,作为我国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的陈俊武已经从事炼油技术工作25年。他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著书立言。因为这时我国已经建成催化裂化装置上百套.催化裂化加工能力已经达到上亿吨.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炼油技术,到了该收获理论成果的季节。时20中国石化s『nop8cmon蜥妒2007,1万 方数据代呼唤一个人,来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陈俊武站了出来。天降大任。舍我其谁?催化裂化技术自19世纪9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发展。1938年世界上建成第一座催化裂化装置后,关于催化裂化的论述,可以说已经汗牛充栋。但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一部著作.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催化裂化进行过一次全面的综合和系统的总结。陈俊武要为催化裂化专著构架独具特色的体系,他和同事们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催化裂化之集大成——系统性:最先进的技术——新颖性;理论上的百花齐放——学术性;指导生产实际——实用性。他们给书取名为《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1995年3月,由陈俊武、曹汉昌主编,十位炼油技术专家撰写的《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付梓。这本170万字的煌煌巨著。系统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介绍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实践,和我国学者的贡献,内容包括催化裂化发展历史,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助剂,催化裂化原料和产品,气固流态化等等,这是国内首部催化裂化专著.在世界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集大成式的著作。《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构架体系的独特形式,为以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对炼油化工进行系统总结提供了蓝本。之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组织编著的《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加氢处理工艺与工程》,等等,都以陈俊武主编的《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为范式。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有特别报道_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创见。新的思索。到了《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再版后,你更随处可以感受到那里面的灵光的闪烁。流化催化裂化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的范畴。应用基础理论是一门界于生产实践和理论基础之问的学科,按陈俊武的说法,是“从实践中求知,从理论上求解”的学问,它是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陈俊武用60年时间修筑这座桥梁,现在,通过这座桥梁,陈俊武把我们引向了风光无限的彼岸……至簋;佳堂皇剑堑四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炼油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起来。尤其是催化裂化,不仅有了丰富的实践积累,而且还有了象《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这样系统的理论指导。经过多年的储备,石油石化企业也真正成了知识密集性企业.在各石油石化企业,来自高等学府的人才济济。但是他们大多成了熟练的生产技术人员。他们是将才,能指挥生产.但不是帅才,高水平的决策能力普遍不足。陈俊武看到了这一点。他为此而忧心忡忡。试探着改变这种现状。他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办催化裂化中级班,总工程师学习班。他给他们讲生产实际。讲这些实际背后的理论原理。他希望他们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1992年.中国石化催化裂化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开课,陈俊武是50名学员的唯一导师。台下的学员,都是从各个生产企业挑选出来的技术骨干,不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经验,都堪称一流。但是,他们在指挥生产中遇到过几个里程碑式的时间。不可不提。1952年,中国在大庆发现石油。1965年。中国自行设计建成第一座流化催化裂化装置。1991年,侯祥麟主编的《中国炼油技术》成书;1995年,陈俊武、曹汉昌主编的《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出版。从实践到理论,一个现代工业的完整形态破茧化蝶,特立于世界。一个人.能在这一破茧化蝶的过程中领跑一个角色,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而像陈俊武这样,领跑了一个角色之后,继续站在第一跑道上.就更了不起!对于编著《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陈俊武说出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理由: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炼油技术已经繁花似锦。在催化裂化领域,已经有了一大批后起之秀。我总不能老把持着第一线不放吧?我该干点别的。中国炼油技术最缺什么?缺系统总结。我们有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却没有足够的与实践结合的理论,应该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陈俊武说,我干了25年催化裂化,我自认为能胜任这项工作……1994年,陈俊武应中国学术界的另一位泰斗郭慕孙的邀请,参与了《快速流态化》(英文)一书的著述。《快速流态化》是国外化工进展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世界级的权威丛书,陈俊武负责“催化剂再生”一章的编写。时间过得很快,完成《快速流态化》的章写后不久,他主编的《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又到了该再版的时候(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差不多十年就要更新三分之一的内容)。这一次,陈俊武鼓足了干劲,他雄心勃勃,要把国内外关于催化裂化的所有新内容都充实进来.而且要让这本专著更加接近生产实际,理论更精湛。冬去春来.陈俊武伏案疾书。三年后,《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二版定稿。这一稿。使原书由170万字增加到200万字.不仅收集了关于催化裂化的世界最新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增添了许多崭新的技术思想和成就。石油有石油的语言。能听懂石油语言的人毕竟是少数。陈俊武能听见!他窥破了石油的秘密。他用石油的语言说话。他说:石油的化学成分尽管有上千种之多.但仔细研究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化学行为,不难看出,它们是由具备不同功能的几十种“基团”组成的。如果说60年与石油的亲密接触,使陈俊武学会了与石油对话,那末,60年后的今天。当这位科学家著书立言,给我们解说石油内部那些奇妙的构造,讲述石油的那些令人神往的现象的时候.就连我们这些对石油理论一知半解的人.也似乎听到了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天籁.听到了上帝的声音。催化裂化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催化裂化化合物的结构实在复杂,上千种的化合物,它的规律是不可能一一搞清楚的。但是,借用“基团”理论构想,我们就看见了石油加工中有规律的一面。石油,沉静如金子的石油,以水为质以火为性的石油,当它在加工装置中分解、聚合,就象马群驰过草原。就象江河倾泻而下,这些至美的风景,这样雄浑的意境,正是我们的期待!陈俊武在主编《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之初就下了决心:不仅要贯通催化裂化领域的技术路线。而且要表述这一学科的学术思想,所以在《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中,你每每都中国石化鲫旧p日c,norm妒2007,121万 方数据●特别报道大量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陈俊武说:我教给你们怎么思考;我教你们从哪里着手思考的方法。第一期之后是第二期,第二期之后是第三期,高级研修班好比一节节甘蔗.它让主办方和受讲方都尝到了甜头。陈俊武说:我就是那甘蔗中的糖分.我乐意做这样的糖。从高级研修班出来的人,后来大多成了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领导,甚至集团公司的部门领导。他们从陈俊武那里学会了思维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思考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问题,从而成了真正的高素质的生产人才。进入21世纪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石油石化企业,已经不再是只有高级研修人才就能满足得了的。陈俊武再一次听到了来自生产一线的呼唤,他开始举办高级人才深造班。或问:研修班和深造班有什么不同?答日:深造班学生不再是做“作业”,而是做“课题”,搞创新研究。嚣关于陈俊武的事迹,他的人品情操.他的党性,甚至他的儿女情长,15年前已出过一本《灿烂人生》的报告文学。几天前,笔者采访他时问:“陈院士。我不知该如何写你。”陈俊武笑笑说:“就写点现在的事吧,现在我正在做煤制烯烃的工程技术开发工作。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国家的能源战略问题……”在20世纪最后的十年里。陈俊武就已经开始思考我国的能源前景了。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日渐萎缩,能源出路自然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他一头扎进了替代石油的能源问题的研究之中。70岁,一个老科学家又给自己设22中国石化s『几opecmonm妒2007,1万 方数据置一座攀登的云岭,一片逶迤起伏的探索的峰峦。坐在电脑旁,陈俊武寻找着所有关于能源的资料。逐渐从微观进入到宏观,从“小能源”范围转到“大能源”领域。太阳能怎么替代?风能怎么替代?生物能怎么替代?而最近的可实现的重油、沥青这些烃类的东西怎么替代石油?酒精、甲醇、二甲醚怎么替代燃料和化工产品?甚至,替代后的汽车将是怎么样的?他都在一一思考。在他的建议下.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十多位院士、专家,开展了关于煤和天然气基甲醇制低碳烯烃的软课题战略研究。能源战略研究这道迷人的风景,让这位老科学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陈俊武喜欢挑战,也因为此,他感觉自己精神头十足,仿佛再次焕发了青春。镕龇萝毽陈俊武很忙。他作为中国国际咨询公司顾问专家,多次以专家组长的身份参加了许多省区的重大煤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和审查,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组织的重大成果评议。作为工程技术专家,他擅长工程开发,因此,他在协助中国科学院太原煤炭化工研究所开展煤问接液化的工程技术开发中,提出了不少有关工业化方面的有益建议。1998年,在煤炼油呼声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把目光放到了煤化工上,他们选择了煤制烯烃的方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实施这一科研技术的工程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其间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国内许多工程公司闻风而动,找上门去,毛遂自荐,企求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结盟。但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选定了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之所以选中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就是因为陈俊武在那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放心了,但是陈俊武的心却提了起来。甲醇制烯烃产业化的工程技术开发,就是设计、建设试验装置,并且把装置开起来。这需要过五关,即:升温关,循环关,结碳关,催化剂损耗关,和T烯回炼关——一定要跨过这五关!每个星期,陈俊武都要听一次汇报,坐在办公室里,他知道远在陕西华县的每一个试验细节。从现场回来的实验人员,从专业室来的设计人员,围桌而坐,他们一一向陈院士报告试验进展。陈俊武先后五次来到煤制烯烃试验现场。当他第五次来到现场时,煤制烯烃技术已经闯过了五关,一项赶超世界水平的新技术由此成功诞生。用煤炭替代石油能源,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热门话题。陈俊武先后参与了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和甲醇制烯烃的具体研究和开发指导工作。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没有发现大庆油田之前,陈俊武研究的就是从煤和页岩油中制取石油的问题,他们那一代人开了我国煤炼油的先河。从煤炼油开始,用了五十年,他又走回了煤炼油,这是一种宿命。如今,当他从国家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时,又走到了煤炼油之中。不过,我们都看见了,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在这种循环中得到了升华!在采访快结束时,我请求陈院士说一说他有哪些优点.对于被采访人来说。这是最忌讳的,但是陈院士却很直率,他想了想,说:要说我有什么长处.那就是勤奋,勤能补拙嘛!我一辈子行业发展l——中海油实施中下游领域差异化竞争战略透视口中国海洋石油报社记者胡森林2006年下半年,中海油中高层领导的案上都摆上了一本新书《蓝海战略》。这本书是年中领导干部会议上总经理傅成玉推荐给大家阅读的。《蓝海战略》讲述的是企业如何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的血腥竞争.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即“蓝海”,而这与中海油几年来进行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不谋而合。由此。就不难体会傅成玉赠书的寓意了。沿海LNG(液化天然气)、沥青燃料油、南海大石化、惠州大炼油、海南大化肥……随着一个又一个项目的上马或投产.中海油已由过去单纯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转变为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利用、化肥生产、天然气发电、新能源开发等于一身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在从小到大、上下游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凸现的“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脉络。依托自有特色资源为市场提供有创新性价值的产品中海油实施多元化竞争战略,主要是出于延伸产业链以增强市场抗风爱学习。爱钻研问题,可以算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类人了。他举例说:能源问题。我是近十几年才思考的,我在网上搜集的资料,就有上千篇。中国有句古话:厚积而薄发。我一辈子积累的知识。为我解决象重油制烯烃、煤制烯烃等问题。提供了基础。有人给我总结了三句话:学习思考不倦,创新进取不止。始终保持孜孜求索的精神。这三句话我接受。扪心自问,我无愧于人生……个人简介:陈俊武,男,汉族,福建省长乐县人,1927年3月生,1938年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陈俊武在抚顺矿务局任见习技术员;1950年至1956年,在抚顺石油三厂历任技术员、工厂设计师、副总工程师;1978年至1984年,在石油部第二炼油设计院任副院长、总工程师;1984年至1985年,在中国石化洛阳炼油设计院任院长;1985年1990年,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任经理;1990年至1995年。任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他被聘为华东化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曾荣获石油工业部劳动模范、河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5年荣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石化s『n。pecmDnm妒2007,123万 方数据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625/1253.html

上一篇:他用平凡抒写传奇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炳权
下一篇:城思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