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多措并举多学科参与共建技术创新医学实验教学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马剑峰(1964 -),男,山东威海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免疫药理、机能实验技术。 Tel.:2;E- 0 引 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理念从过去单

马剑峰(1964 -),男,山东威海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免疫药理、机能实验技术。

Tel.:2;E-

0 引 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理念从过去单纯的跟随、消化、吸收转变为学习、创新和超越,其核心就是创新。在整个创新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教育持续、长期的大力投入,构建具有创新理念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高水平、智慧化、技术创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必将有力提高医学本科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本科生强化科学研究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平台。

1 建设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思路

我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是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课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

以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为例,这是我国一个具有综合优势的实验教学平台,面向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5 个学院开课,开设有医学机能学融合实验、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5 门实验课程,是学校开设课程多、学时多、学生人数多、影响面广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教学项目更新率低,有部分实验教学项目理念已经落后且十几年不变,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基本模式老化,实验方法及技术陈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体现。2009 年医学基础实验中心启动了新一轮医学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3 个层次,综合性项目要求实验内容体现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项目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中心通过招标的形式建设了一批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2]。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发现部分实验技术已远远跟不上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些设备落后,没有使用先进理念的高级生理机能实验设备,更没有引入以虚拟现实(VR)为基础的虚拟教学设备[3]。

为此,以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结合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融创新精神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教改项目和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支持下,通过立项方式进行实验技术开发、实验教学项目研究、实验课件及虚拟仿真软件制作等项目的教学研究(见表1),这些项目在教学中得以运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医科人才了提供崭新平台,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4-5]。

2 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

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加深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最新实验技术在基础医学上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以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教学平台为骨干,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发育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部分老师共同参与,以专业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新一代的信号采集系统为技术支持,再融合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及细胞生物学新技术,形成了多措并举多学科参与的医学实验教学技术的创新性改革。

表1 创新团队近年获得学校教改项目的资助序号完成年份 项目名称“程控低气压缺氧实验控制器”的研制与开发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虚拟仿真实验的建立数控动物烫伤仪的研制及应用研究离体培养细胞缺氧仪的应用研究动物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的保护作用动态肺顺应性的影响因素数控恒压灌流实验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细胞密度依赖性生长抑制检测装置的研制

2.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初探

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以往医学生们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看到的都是平面的东西,缺少立体的概念,更无法产生互动。

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使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实验无法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实物教学资源的不足,可以使学生获得与真实实验相近的体会,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还能随时随地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6-7]。

(1)动态肺顺应性的影响因素模型虚拟仿真实验的建立。目前国内高校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实验教学中关于呼吸系统的实验项目均为比较简单的呼吸运动波形描记,缺乏对肺实质功能性项目的研究,“动态肺顺应性测定”就是肺实质功能性研究项目之一。然而,由于消耗大量的家兔,手术操作复杂,观察实验结果、统计实验数据一般大于4h,要完整地观察整个实验比较困难,使其无法应用到实验教学中。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311/1101.html

上一篇: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
下一篇:科技补齐村镇防疫短板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