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玉米淀粉与淀粉糖工业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位构成的多糖物质,淀粉糖是指以淀粉为原料,衍生出的一系列单糖或寡糖的统称。它们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性原料,除可直接应用外,还可进一步深加工成变性

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位构成的多糖物质,淀粉糖是指以淀粉为原料,衍生出的一系列单糖或寡糖的统称。它们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性原料,除可直接应用外,还可进一步深加工成变性淀粉、糖醇、酒精、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多种商品,在食品、医药、发酵、化工和材料等多个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4]。玉米淀粉是我国淀粉产业最大品类,2018年产量达2 815万t,占我国淀粉总产量的95%,淀粉糖是其深加工过程中最重要产品和中间品,2018年国内产量达1 355万t,约占玉米淀粉消费总量的56%,以玉米淀粉和淀粉糖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已成为年产值约2 400亿元,关乎国计民生、连接城乡产业链条的最重要的产业之一[5-6]。

我国玉米淀粉和淀粉糖工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建立起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由弱变强。关键装备、技术和工程化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历经跟跑、并跑阶段,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生物制造技术为代表的部分关键技术甚至处于领跑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淀粉与淀粉糖行业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结合70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针对技术进步推动本行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进行系统总结和经验提炼,提出该行业发展的五阶段论(图1),并对潜在未来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展望,希望为促进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 起步和缓慢发展的阶段(1956-1978年)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具有当时先进技术的淀粉和葡萄糖生产线,建设了华北制药、东北制药总厂等一批规模化工厂,标志着我国现代淀粉和淀粉糖工业的诞生,淀粉和淀粉糖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这一时期虽有广大行业同仁努力奋进,取得诸多成果,但受限国内同期粮食供给短缺、市场封闭等诸多原因,直到70年代末,淀粉与淀粉糖行业在生产规模、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与同期国际上的技术与产业的显著进步相比,几乎停滞不前,进展缓慢,仅相当于国际50年代水平。全国淀粉平均收率仅为50%左右,单罐浸泡、流槽分离等工艺占主导地位;葡萄糖的生产全部为酸法工艺[5],当时已经在国际上流行推广的双酶法工艺等尚未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生产线规模等工程化方面,到70年代末,淀粉厂、葡萄糖厂规模普遍在几百吨到几千吨级别,虽然淀粉加工厂高达98家,但玉米淀粉产量仅为17.4万t[6],单个工厂平均加工能力远低于同期国际水平。

2 对外接触和转轨的阶段(1979-1990年)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玉米产量不断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下游需求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交流逐渐增多,当时先进的淀粉与淀粉糖生产技术、装备和理念传入中国,淀粉与淀粉糖行业开始由之前的“苏联”模式逐渐转变为“欧美”模式,行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伴随着行业发展壮大,1984年,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成立,标志着国家层面的行业组织的诞生。这一时期,我国陆续从欧美引进了成套生产线和关键设备,欧美的一些酶制剂公司通过香港洋行、代理商等多种渠道,向国内用户推销其各种酶制剂产品,均对促进我国淀粉与淀粉糖产业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8年,全国有50余家企业分别向十多个国家引进淀粉、淀粉糖和变性淀粉设备132台套,40多种类型,引进淀粉设备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50%,引进淀粉糖设备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5]。

图1 中国淀粉与淀粉糖工业历史发展五阶段及我国淀粉与淀粉糖产量与厂家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The five stages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starch and starch sugar industry and the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starch and starch sugar and the number of manufacturers in China (data from China Starch Industry Association)

通过引进,我国淀粉与淀粉糖行业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改进,20世纪80年代末,淀粉生产工艺由以离心分离和旋流分离为核心、封闭式的高效机械分离工艺开始替代以沉降分离为基础的敞开式流槽工艺,逆流循环浸泡工艺替代单缸浸泡得到大范围推广,葡萄糖生产由双酶法逐步替代酸法工艺和酸酶法工艺,行业平均淀粉提取率上升到61%~62%(DS%),干物质回收率提高到92%。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到1989年,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增长到89.7万t,生产厂家达到280家,淀粉糖总产量增长到25.4万t,生产厂家达到127家[7],均比改革开放前成倍增长。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0/0708/363.html

上一篇:电工钢连续退火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产业集成加速 工业智能已来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