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关于提升中国经济效率的思考(3)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利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来影响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人全部的行动都取决某种对利益的保护和追逐。只有人所理解的收益大于支付成本的时候,才能够

利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来影响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人全部的行动都取决某种对利益的保护和追逐。只有人所理解的收益大于支付成本的时候,才能够产生相应的行动。

所以,如果想实现有效的激励,关键是根据员工的需求,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激励设计。当然,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所谓需求并不仅仅表现为物质需求。所以,在尊重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精神层面的追求。一个宽松的氛围,其中有诸多的挑战,让其冒险甚至经过努力才能实现他的目标,这一过程,本身是有意义的。当然,过程中的竞争理念的维系也是很重要的。懂得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在有效的制度引导下,一个人才辈出的局面才会逐步形成。

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本,是可以实现相应的技术突破的。这就需要有更多耐心,更大的冒险意识,而不是急功近利。因为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无非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物质材料在全世界都有均等性,但是,人的要素却因为各个地区或人的个体而发生不同。只要控制和利用好了人的要素,就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快速提高。

3.4 产业升级的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中国的红利并不单纯集中在人口和资源上。从劳动力价格来看,虽然曾经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但是,劳动力价格只占到产品生产制造成本很小的部分。所以,无须苦恼劳动力红利的问题。事实上,成本上涨更多地表现为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等。在难以保持成本优势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中国积累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之后,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尝试进行自主创新。

中国需要开发中国式的产品,产品要能展示中国独特的文化。不能一味地只是帮助发达国家生产拥有他们文化特征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只是迎合了国外消费需求,而不能让中国人享受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因此,从短期来看,虽然确实实现了一定资本的积累。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并不能收获巨大的利益,反而将自己束缚在了被发达国家掌控的圈子里。

中国由于多年的“中国制造”已经积累了技术基础,所以,应集中优势资源开发拥有自己特色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会拥有灵魂,而不是单一的重复生产符合其他国家文化的产品。例如芭比娃娃,芭比娃娃的外形还有审美角度一直是按照欧美国家的审美标准决定。需要承认,欧美审美标准不一定符合中国大部分人的审美标准,中国其实可以开发一款符合中国孩子、家长审美标准的玩具。

此外,应该学习已经引进或正在引进的技术,而不只是追求技术的先进。中国有着技术崇拜的心理,过去四十多年大力引进技术。但是,忽视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导致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自给率偏低的局面一直无法改善。中国的竞争和发展只能处于弱势,一直被发达国家所压制。而在产业升级上,纵然某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现实中却沿袭了发达国家的产业架构,按照他国的产业比例去设计本国的产业。但是西方的产业结构并不是他们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比较优势和进化论自然演变过来的。西方国家强调了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形式,导致产生强者,所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这种盲目性影响了产业转型和升级。中国需要适当开放竞争,让企业通过竞争和对比进行自我升级以及相应的优胜劣汰。适当的竞争会培养活力,让中国的产业向高级化转变。

4 结语与展望

经济效率对于经济体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很重要。因为较高的效率有着赶超和引领意义。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竞争效应存在的全球化背景下,追求了效率意味着拥有了增强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可能。具体来说,各个国家和地区依附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某种价值。但是这样一条价值链,处于两种动态过程中:从横向来看,同样做设计、做加工、做制造,单此环节,放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下,充满了竞争和替代性。这就是效率的意义所在。从纵向来看,分为低端和高端。这种人为的高低端划分,取决各个参与者能力的高低。说到底,就是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一方,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去讨论和决定自己获得最大收益的可能。效率低的一方,则只能依附和接受高端所提出的各种条件和要求。所以,效率是一个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重要问题。

回到中国的实际。中国一直以来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为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充沛,赢得了巨量的加工和制造机会,从而成就了 震惊世界的“中国制造”。但是,这是一种规模上的中国制造,而非效率。于是,当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具备了更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后,中国就很难再去维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制造局面了。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必须开始思考如何提高效率,不单单是数量上的一种效率改善,更是在质量上的效率提高。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617/1247.html

上一篇:本科院校技术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应用以电解
下一篇:面向的数字化车间数据通信研究及应用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