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年全国螺纹标准化工作综述(2)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紧固螺纹检测体系。长期以来中国螺纹质量不高,人们不知道螺纹质量的控制要素和相应检测手段。中国现在使用的主流螺纹检具 (螺纹通、止量规)

4)紧固螺纹检测体系。长期以来中国螺纹质量不高,人们不知道螺纹质量的控制要素和相应检测手段。中国现在使用的主流螺纹检具 (螺纹通、止量规)无法控制螺纹单项要素偏差;米制螺纹标准一般也不规定螺纹单项要素要求。低价竞争和认识缺失导致国内大量生产粗糙螺纹,严重影响中国机械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及产品可靠性。为此,中国引入美国螺纹参数质量控制体系 (B1.3),制定中国紧固螺纹检测体系国家标准。在消化美国技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建立几个新的关键螺纹术语。美国螺纹检测体系标准有对应量规标准作技术支持,又有长期使用经验,其技术要求术语模糊不会带来螺纹生产混乱。而中国没有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先澄清美国每项螺纹要求的真正含义,对含糊要求给出明确术语定义。螺纹标委会经过八稿不断完善、修改,确定了标准送审稿。2018年,此标准已完成送审稿审查和报批稿上报。它将成为改进中国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基础。

5)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有了紧固螺纹检测体系后,还必须为检测螺纹单项要素提供实用手段和统一测量操作及数据处理过程。螺纹指示量规出现于二战前的美国,到20世纪九十年代,该项技术已完全成熟。在美国军工、石油、汽车、核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美国紧固件协会发布技术公告,极力推广此项技术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2008年,美国紧固件协会发布螺纹量规校准要求。中国标准草案还吸取了美国即将发布的标准B1.2最新技术。螺纹标委会在研究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资料后,2018年已完成该国家标准的申请立项工作。

6)30°楔形防松螺纹。2008年,螺纹标委会提出 《30°楔形防松螺纹》机械行业标准,建立起米制防松螺纹技术体系。其防松性能与寸制美国军用标准等同。2017年~2018年,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国家标准在12个方面对机械行业标准进行了技术更新和补充,完善了中国楔形防松螺纹技术体系,使中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2018年,螺纹标委会已完成该标准的送审稿审查和报批稿上报工作。该项技术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机械等重要场所得到应用,对提高我国高技术领域产品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7)新国家标准项目立项。2018年,螺纹委员会成功申请 《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和《螺纹中径米制系列量针》两个国家标准的立项。

8)新国家标准发布。2018年,国标委发布了GB/T 197—2018《普通螺纹 公差》和GB/T .1—2018《小螺纹 第1部分:牙型、系列和基本尺寸》、GB/T .2—2018《小螺纹第2部分:公差和极限尺寸》三项新国家标准。

9)中德两国交流未来三年ISO/TC 1标准工作计划。获得欧洲支持是ISO/TC 1螺纹标准成功立项的基本条件。欧洲P成员数量为ISO螺纹委员会P成员总数的56%。德国是欧洲螺纹标准化工作领头羊。2018年8、9月份,中国专家认真分析德国、ISO和中国三家的几百项螺纹标准,找出各家螺纹标准技术体系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制修订ISO螺纹标准未来三年计划和进一步完善ISO螺纹标准技术体系建议,以及修改德国标准建议。未来三年ISO/TC 1工作计划包括:三个旧标准修订和两个新标准制订,发布六个标准修改单,更新ISO/TC 1委员会工作规划BP。完善ISO螺纹标准技术体系包括:

①米制螺纹标准一般不规定螺纹单项要素公差,而螺纹单项偏差大小是区分工业强国与弱国的最基本指标,米制螺纹标准应该增加控制螺纹单项要素偏差必要性和相应手段的说明;

②目前的米制螺纹标准所适用的涂镀螺纹情况不全,应该包括各种涂镀螺纹的公差。

2018年9月20日在德国柏林DIN,六位中德螺纹委员会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交流。会前,中国专家写出技术讨论提纲 (英文版)。德国将其翻译成德文版后,召开德国螺纹委员会会议,确定德国立场。德国同意中国提出的ISO/TC 1三年工作计划,但对米制螺纹深层次技术改进建议不理解;同意启动有关德国螺纹标准的修订。10月~11月,中国专家详细说明改进米制螺纹技术体系的具体作法,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相应进展 (翻译中国标准的有关章节)。中国专家坚信中国的深度技术改进方案会得到德国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工作项目是ISO/TC 1未来10年工作计划。另外,2018年11月份中国又将ISO/TC1三年工作计划与ISO中央秘书处项目经理TPM提前进行沟通,以便取得ISO中央秘书处的配合和指导。

与美国和德国螺纹委员会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中国专家一定要提前进行深入技术研究,在取得一定国内经验后,要由浅至深地向对方进行多次说明。各家面对的国内工业环境差异较大,处理的技术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不同,一次讨论往往无法解决问题。交流资料要提前精心准备,不要在语言方面让对方出现误解、误判。技术交流也提高了外方对中国专家的信任。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1/0323/1123.html

上一篇:微胶囊化氧化钛氧化铁
下一篇:德国工业之父孔翰宁很看好海尔赋能各行业转型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